派特CT预约中心|yuyue.pet

贵州省肿瘤医院PET/CT中心

贵州省肿瘤医院PET/CT中心

贵州省 三级甲等 PETCT

医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西路1号(黔灵公园旁)

核医学科成立于2011年8月,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抽调部分人员组建而成。科室现有医、技、护工作人员6人(高、中级职称4人)。设有高、低活性室、SPECT室、门诊和核素治疗病房等设备及配套设施。科室以肿瘤疾病的...
全身价格:8800 收藏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立于2007年8月18日,地处贵阳市云岩区北京西路1号,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宁养于一体的贵州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医院在贵州省政府、原贵州省卫生厅的大力扶持下,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肿瘤学教研室、贵州省肿瘤研究所整建制搬迁组建而成。

医院为中国西部放疗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贵州省肿瘤疾病规范化治疗基地、贵州省肿瘤放疗质控中心、贵州省肿瘤疾病质量控制中心、贵州省肿瘤防治健康教育基地、贵州省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肿瘤学教研室是贵州省首个肿瘤学硕士授予点和肿瘤专业本科教学基地,为省、市职工医保及城乡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贵州省新农合25种重大疾病定点救治、省内异地就医及跨省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建筑面积64345.75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1300余张,职工人数1424人,博导5人、硕导19人、博士12人、硕士142人、高级职称128人、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职称4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美国(ASTRO)/欧洲(ESTRO)放射治疗学会1人,中华医学会等国家级各专业分会任职副主委、常委及委员20余人、贵州省医学会各专业分会主委、副主委任职18人。省管专家2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5人。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综合院区成立于2015年5月28日,位于北京西路中段,为新旧城际间唯一大型三甲综合医疗机构,地铁直达,就医便利,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院区以肾内科/血透室为强势学科,整合其他优势学科,内设肾内科/血透室、消化内科/胃肠镜室、急诊科、ICU、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中医康复科、综合外科、妇科门诊、口腔门诊等学科。

院区建立以急危重症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全力构建急性消化道出血救治通道,通过全力打造介入手术室,为临床各科室搭建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共同协作、共同提升的发展平台。2022年3月21日,院区成功加入贵阳市120急救调度系统,优质的诊疗资源,辅以领先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其规划能力可覆盖片区周边逾二十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为广大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肿瘤体系: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体系是一支以高级职称为带头人,博士、硕士为骨干,是从事头颈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乳腺肿瘤、妇科肿瘤、淋巴瘤及放射物理技术临床实践和研究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团队,不断开展国际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创新研究,是贵州省规模最大、学术实力最强、科研水平领先的肿瘤临床治疗及研究中心。作为贵州医科大学肿瘤学教研室,承担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并获批国家级放射肿瘤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定期为基层医院培训肿瘤专业人员,为肿瘤事业培养和输送大批肿瘤专业人才。

拥有高级职称25名(正高8名、副高17名)、博士及硕士60余名的专业团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8人。医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卢冰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贵州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此外,国家级肿瘤学术团体(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常委及委员16人、省级学术团体任副主委及常委9人。近十年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贵州医学科技一等奖、二等奖共9项;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SCI收录27篇,中华核心期刊63篇。

外科体系:

以多位国内着名外科专家领衔的外科及外科微创体系,包括甲乳外科、头颈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妇瘤外科、胸外科、儿童肿瘤科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经过发展,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现可开展各种恶性肿瘤及复杂疾患手术,多项技术位于省内领先水平。

2015年医院成立外科教研室,2018年医院5名外科主任取得贵州医科大学任教资格,并申请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及GCP机构临床试验资格。随着医院第三住院楼的落成使用,精细明晰的科室划分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已发展成为除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之外,各专业划分最为齐全、手术科室达15个病区的三甲医院。

介入体系: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肿瘤介入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医科大学影像学院院长周石教授领衔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拥有博士2名、研究生6名、主任医师2名、教授1名。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科研经费100多万元。率先在国内开展肝硬化TIPS术、静脉透析通路重建,于省内率先开展静脉输液港置入、经皮胃造瘘术、经皮肾造瘘术、双J管置入等技术。获原国家卫计委介入培训中心、中国静脉联盟理事单位、中国出血联盟专科示范基地。

现可开展1-4级手术,包括全身各部位肿瘤经皮穿刺活检明确诊断技术,开展各类肿瘤、非肿瘤性疾病的介入诊断检查与治疗,针对肿瘤消融治疗、静脉输液港置入、静脉透析通路重建等。其中肿瘤消融治疗、肿瘤并发症处理、肿瘤化疗栓塞、静脉输液港置入、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肝硬化TIPS术、静脉透析通路再通具有代表性、引领性、高难度。

内科体系:

拥有一流的诊疗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实力雄厚,该体系包括肾内科肾内科/血透室、消化内科/胃肠镜室、心血管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中医康复科等。

急救体系:

医院始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重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死亡和残疾,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大力推进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多学科合作相适应的流程与机制,充分利用介入科、心内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等学科优势,全力搭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

整合医院多学科资源,建立院内抢救绿色通道,辅以完善优质的急救资源,使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形成了绿色通道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早期救治时间,为心脑血管患者赢取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提高急救能力。

2021年4月,我院正式成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单位”(五星级)授牌医院,借此,医院将通过多学科相互协作,合理有效地配给医疗资源,持续提高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救治诊疗水平,以达到快速评估、及时干预和缩短救治时间,以最快速度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复发率及死亡率。

宁养院:

2010年5月经原卫生厅批准医院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成立贵州省唯一一家宁养院,免费上门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镇痛治疗、护理指导、心理哀伤辅导、社会支持等“全人服务”的医疗慈善项目。十二年来,服务全省各地患者4500余人,累计投入2700余万元,发展义工300余人,提供志愿服务6400多小时。宁养服务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疼痛治疗和改善症状(包括身体、心理、灵性和社会),从而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心灵的慰籍,使更多的患者及家属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原国家卫计委审核批准率先引进了全国首台Edge四维影像放疗系统,该系统将影像引导放疗、旋转调强治疗及立体定向外科治疗集成一体,具有高效、全能、高精度的特点,是目前放疗领域的最新技术。2020年,医院经省卫健委批准,即将引进PET-CT高端影像设备。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此外,医院还拥有国内首台多功能双能能谱CT;国内第二台、省内第一台六维放射治疗床;直线加速器、SPECT、CT、MRI、DSA、电子腹腔镜、大孔径CT等大型先进医疗设备。

作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医院始终高度重视教学培训工作,以培养临床高层次医师为宗旨,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医院住培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开展临床技能中心改扩建,添置高智能数字网络化体格教学系统、腹腔穿刺模拟人皮肤、综合穿刺术技能训练模型、动静脉穿刺训练手臂、动静脉穿刺模型,中心静脉穿刺模型,成人腰椎穿刺模型及气管插管模型等教学设施。

2019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白云临床教学中心破土动工,中心平台占地7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总体规模可容纳1800人,包括教学楼及住宿楼。临床教学中心的建设,标志着贵州医科大学在附属医院建设发展史上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对我省卫生教育事业、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院将以贵州医科大学白云临床教学中心建设为契机,按照贵州医科大学党委行政关于教学医院同质化建设和发展要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教、研协同发展,打造高标准的贵州医科大学教学医院、高质量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推动我省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始建于2013年,先后组建机构办公室管理团队、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专业研究团队。2017年5月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认定专业为肿瘤专业(内科方向、外科方向)。2018年完成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面积1000㎡有余,拥有床位60张,抢救室床位2张,可同时开展健康受试者生物等效性研究与肿瘤患者新药研究或生物等效性研究。设有采血室、活动室、个体知情同意室、生物样本处理室、生物样本储藏室、药物储藏室、药物配置室等。同时,机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全职管理人员及研究医护人员14名、驻地临床协调员(CRC)29名、完善合规的设备设施、不断适应工作需求的标准操作规程文件体系、严格的三级质控管理制度。2013年至今组织院外与院内GCP培训约3500人次,250余人获得NMPA认可的GCP培训证书。我院已完成II-III期新药试验28项、在研56项、待启动5项,Ⅰ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至今已完成52项临床试验、在研36项、待启动6项。临床试验研究主要病种有淋巴瘤、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等。目前我院已和国内外30余家医药企业或合同研究组织(CRO)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注重文化建设,实施人性化医疗服务,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的建院理念。通过培养、引入的方法实现人才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名医名科,保持学术、科研、管理、设备和社会公益上的先进性,初步确立在西南地区10年的领先优势。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将秉承贵州医科大学近百年的优秀文化传统,恪守医学对生命的严谨态度,保持医院的领先性,不断完备自身建设,再创辉煌!

核医学科成立于2011年8月,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抽调部分人员组建而成。科室现有医、技、护工作人员6人(高、中级职称4人)。设有高、低活性室、SPECT室、门诊和核素治疗病房等设备及配套设施。科室以肿瘤疾病的核医学诊治为特色,全面开展核素诊断(全身骨显像、肿瘤阳性显像、肾动态显像等)及核素治疗(甲癌碘131治疗病床6张)等相关工作。通过10年发展,借助贵州省肿瘤医院、贵医大附院综合平台实力,核医学科常规临床工作已逐步开展,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省骨扫描年检查人次最多的医院。

十四五期间,核医学科将以当今世界最先进、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的分子影像诊断设备-PET/CT引进为契机,整合影像科、肿瘤科等医院专家力量,借助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及科研平台,努力打造以“肿瘤诊治”为特色的贵州省肿瘤分子影像诊断中心,在解决省域内常见肿瘤、疑难病症等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同时,承担核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研等任务,带动区域医疗服务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预约流程

1、选择医院:选择您想要体检的医院

2、预约体检:选择预约时间和填写预约人资料

3、客服电话确认:客服与你电话确定体检时间和预约信息的正确性

4、前往体检:凭有效证件到医院体检

5、领取报告:领取体检报告

提示:体检是在医院交费。本网站不收取任何费用

注意事项

①受检者需空腹6小时,并禁酒、禁饮含糖饮料,可饮少量清水。

②检查当日需禁做剧烈运动,尽可能避免与人交谈。

③就诊时,需带齐有关病例资料(病历、CT片、病理结果、MRI等)。

④在注射显像药物前后都须保持安静,并以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尽可能避免走动。

⑤糖尿病病人需提前与PETCT中心联系,以控制血糖浓度。

⑥在检查前取出身上的金属物品,检查中确保身体不要移动。

⑦做全身检查前要先排尿(注意勿使尿液沾染内衣或皮肤,免得误诊)。

标签:

发表评论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